城乡低保标准和医疗救助比例提高港城百姓越
2022/11/21 来源:不详日前,笔者来到海州养老护理院,发现不少老人正在悠闲地打牌,还有一些老人在康复室做运动。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我和老伴在这住的双人间,衣橱、浴室都有,一日三餐也不用操心,在这住习惯了,都不想去儿女家。”70岁的刘老师告诉笔者。
这只是我市民政工作的一个缩影。年以来,市民政部门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为引领,以“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决策部署为遵循,形成了后发先至的向心力,各项目标任务及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民政工作呈现崭新气象。
抓政策兜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取得新成效。稳步提高低保标准,市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元、元;赣榆区提高到每人每月元、元;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到每人每月元。提标后全市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每人每月元,增幅12.6%,创历史新高。医疗救助比例从70%提高到75%,封顶线从5万元提高到16万元。完善价格补贴机制,发放补贴资金万元,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发放冬春灾民生活救助款万元,救助4万余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万元,惠及3.82万名困难残疾人和1.95万名重度残疾人。
抓质量惠民生,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实施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开展养老机构等级创建工作,全市申请等级创建养老机构63家,评定1A级以上养老机构10家。建成70个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8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投资90万元、建筑面积平方米的市智慧养老体验馆。投资万元完成30家老年健康指标监测室建设任务,老年健康指标监测室增至62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引进多家企业参与居家养老服务运营,有效提升了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新增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2家,全市家养老机构中,33家设有医疗机构并纳入医保定点单位,96家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提供医疗服务。完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全市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87%。
抓改革增活力,社会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一委三会”社区治理模式在全市实现全覆盖,全市城乡社区服务平台建设达标率由上年度的55.1%提升到80.5%。推进社会组织党建“两个覆盖”,全市建立党组织个,市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全市建成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45家,依法注册登记各类社会组织家。大力发展社工服务,全市成立社工服务机构55家,人取得社工职业水平资格。
抓基础促均等,基本公共服务取得新成效。重抓项目建设,医院新院区医疗综合楼、康复医学楼、精神住院楼主体工程建成验收。建成市、县(区)两级地名数据库,出版连云港市城区图。全市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人次。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险项目,为全市2.6万名农村留守儿童购买意外保险。全面部署开展散葬乱埋治理工作,全市规划新建公益性公墓个,累计平坟座、迁坟座、绿化围挡座(不含老坟地)。(记者庄婷婷通讯员黄蕾王雅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