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侍庄街道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富
2022/9/28 来源:不详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近日,灌云县侍庄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成全省唯一一家豆丹专业化交易中心,为当地村集体和群众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富民兴村目标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
灌云豆丹交易中心位于侍庄街道侍圩村,紧邻县城,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环境优美,水源清洁。项目占地平方米,总投资约万元。交易中心以豆丹产品交易、加工、储藏、运输、直播等服务为支撑,配套交易大厅、豆丹保鲜库、加工生产线、包装间、直播间、停车场等设施,集成污水处理系统、水空调、消防器材等功能设备,形成豆丹产品一站式采配中心,可同时接纳上千人入场交易。
“这个交易中心建成了,也就意味着在本地打通了豆丹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价值链和服务链,可以有效带动侍庄街道乃至全县的豆丹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项目运行后,预计年均交易额过亿元,每年能为侍圩村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同时也可以促进更多的村民积极投入到豆丹这个致富产业上来。”侍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冬梅说。
近年来,豆丹价格不断上涨,市场价平均每斤60元以上,按亩均产豆丹斤计算,一亩豆田养的豆丹收入超过元,而种大豆一亩收成不过千元。当地不少村民积极尝试养殖豆丹,马亮就是当地豆丹养殖大军中的一员。今年36岁的马亮,在年大学毕业后回村筹办特色养殖家庭农场,经过几年拼搏,已经把农场打造成一个集豆丹养殖、技术培训、回收深加工以及附加值研究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型农场,马亮也因此被评为灌云县十大杰出青年、年江苏省农技协优秀乡土人才。
“像我们这样规模的豆丹养殖农场在侍庄街道有好几家,但我们农场的室内制种技术一直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马亮说,他们现在正在农场内积极推行豆丹“2+1”综养项目,该技术已经被江苏省特粮特经产业技术体系在全省范围推广,并被编入《大豆豆丹综合种养管理模式图》一书。
目前侍庄街道包棚养殖豆丹的农户有近千家,户均年增收均达1.5万元以上。豆丹产业也带动了侍庄相关产业发展,豆丹文化热、乡村旅游热在侍庄悄然兴起,网络销售、直播带货等也走进了侍庄普通人家。中央电视台的《科技博览》《农广天地》《走进科学》《远方的家》等栏目以及省市融媒体都曾从不同角度对侍庄街道的豆丹产业进行报道。
“豆丹让我们农民钱袋子鼓了起来,将来的日子肯定会比现在更甜。”正在豆田里忙碌的侍圩村村民侍二国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