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灌云县院士风

2023/1/26 来源:不详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7部委共同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工作。近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了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中国科技馆、浙江钱学森故居、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等个基地入选,覆盖30个省区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我们将陆续为大家刊发入选基地简介,展示基地风采。

灌云县在连云港地区被誉为“院士之乡”。灌云县共产生汪德昭、汪徳熙、陈吉余、程津培、徐红星、董家鸿等6名院士,他们的杰出成就在各自领域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我国及世界的科技进步,也为家乡带来了骄傲和荣誉。为集中展示灌云县的高层次人才成就和风采,弘扬他们为科技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在全县营造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开拓创新的人文环境。灌云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院士风采馆,于年4月28日建成并向社会公众开放。该馆位于西环南路东侧与博物馆毗邻,是国内首个县级院士风采馆。展馆面积余平方米。主题为“科学无籍贯、院士有故乡”,由“哺育”、“脊梁”和“成就”三大板块构成。馆内以“乡情”为纽带,以图、文、音、视频和实物等展示形式,重点介绍了汪德昭、汪德熙、陈吉余、程津培、董家鸿、徐红星等六位“两院”院士的科学家精神风采。开放四年以来,院士馆共举办了弘扬科学家精神等相关学术论坛活动40余场次。共接待了余批次、约20万人次的参观,其中灌云籍优秀学子,全县教育系统中小学师生以及全县各系统的科技人员15万余人次。灌云院士风采馆作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更好地激发了灌云籍在外优秀学子和本地在校中小学生崇尚科学,学好本领,建设家乡的情怀。也打响了灌云“院士之乡”的知名度。灌云县委、县政府一贯重视人才工作和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连续出台了多项人才新政及配套政策,以院士风采馆为桥梁,通过引、用、育、留等措施,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成效显著,如董家鸿院士通过组织培训、建立院士工作站等方式为家乡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工程院陈温福院士与该县达成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来源:江苏省科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