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岗东模式带来脱贫逆袭江苏经济报
2024/1/22 来源:不详著名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910787.html金秋九月,辣椒丰收的喜悦浸染了灌云县岗东村。村口余亩的辣椒田里,一串串娇嫩欲滴的朝天椒如同一片“红海”,映照在农户脸上,使得他们原本开心的脸庞上笑意更加浓郁。“‘岗东村’曾经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如今,伴随着绿色产业布局,全村正悄然发生着转变。村民们富裕了,村里的环境也整洁了,他们不仅彻底甩掉了‘贫穷’的帽子,还成功创造了‘岗东模式’,并被复制到其他经济薄弱村庄,引领大家走在乡村振兴大道上。”灌云县委书记左军高兴地说。瞄准产业激活沉睡的土地资源“如今,我们这里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刚进村口,记者就听到正在采摘辣椒的村民徐广源发出的感慨。他告诉记者,他们全村有人,大家祖祖辈辈恪守着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以前,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全家人能吃饱肚子。就别提家住楼房,房前屋后的果园、菜园相映成趣了,要知道那时全村连一盏像样的路灯都没有。“一切变化是从去年4月24日省委帮扶工作队正式进驻灌云后才逐渐开始的。”灌云县南岗乡岗东村党总支书记殷占扬介绍,年之前村集体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厂房出租,每年仅有几万元收入。为了摆脱困境,岗东村开始激活沉睡的土地资源,探索“绿色产业发展”,毕竟产业增收才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打定主意后,岗东村立即成立了连云港岗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以元/亩的价格流转土地亩,从易管理、虫害小、市场好的农产品入手,推进规模化种植,打造出口农产品种植基地。很快,岗东农业科技公司就与多家公司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约定在合同期内,企业保底收购岗东村种植的莴苣和辣椒。殷占扬盘算了一下,截至今年5月,二期亩的莴苣已给村集体带来54万元净收入,为周边贫困户增加15万元务工收入,而当前正在采摘的辣椒还将给村集体带来60万元净收益。手头上宽裕了,他们也想让村民住得更舒适,不仅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还修建了4公里长的水泥道路,并且在村内主干道安装了50盏路灯,让大家共享发展的成果。培育市场激发内生致富动力都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帮扶工作队的带领下,岗东村在探索“绿色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开端。然而,产业已经形成,如何才能滚动发展,持续“造血”?省委帮扶工作队队员、岗东村第一书记陈新年认识到,要实现长期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村里缺少市场化运作经验。在陈新年看来,仅靠设立公司种植蔬菜统购包销,这种“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可以实现“旱涝保收”,给村民吃下定心丸,但这种短期内有效的模式,却不足以让村经济走上持续发展之路,必须要树立品牌意识,适应商业模式的深刻变化,深度对接大市场。陈新年介绍,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岗东村也走上了品牌化道路,在产业起步时他们开始将品牌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运作、同步推广。同时,岗东村还积极申报注册“岗岭传奇”鲜活农产品类商标。据了解,岗东绿色产业已于年6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受理公示,将通过发挥品牌效应,为产业发展擦亮“金字招牌”。而在电商重塑商业模式、“淘宝村”不断涌现和农村物流快步向前的浪潮下,为了对接“大市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岗东绿色产业也紧跟时代步伐,不仅抢滩入驻京东平台,还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仅京东平台试营业第一个月,就实现销售82万元。同时,他们还投资万元打造电商展示交易中心。针对乡村物流瓶颈,岗东村还依托相关龙头企业,引进物流合作伙伴,重点发展“上行”物流,为产品打开市场通路创造新的机遇。经验推广万紫千红春满园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当前,岗东村已形成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将低效农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流转到村集体平台下统一运营,再通过对接农产品加工销售公司,以订单生产并保底收购的方式从事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模式。而通过这种产业扶贫,年岗东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已达41万元,超额完成省定经济薄弱村18万元的目标任务。有数据预测,年度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或将达万元以上。由于这一模式不仅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还直接带动村集体经济实现稳定增收,已被灌云县称为“岗东模式”,并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辐射效应。据了解,岗东村已将产业扩大到了周边其他乡镇的贫困村,带领多个乡镇共同发展高效农业。目前,灌云县还有6个尚未脱贫的省定经济薄弱村,有了岗东村作为标杆,各村也都根据自身特点,复制并借鉴岗东经验。“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左军介绍,对灌云来说,贫穷是最大的短板、脱贫是最大的心愿、富民是最大的追求。作为正在跨越崛起的后发县份,为实现创新发展,灌云县正因地制宜,按照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宜农则农的原则,进一步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打造出一批现代高效农业特色产业园,拓展休闲观光农业,大办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同时推行“岗东模式”下的“合作社+党支部+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党支部+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方式,实现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发展、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的良好局面。到年底,灌云县已有2.5万户、7.15万低收入人口脱贫,44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完成转化。低收入人口脱贫率达到76.2%,一般低收入人口脱贫率达到97.2%,省定经济薄弱村转化率达到88%,脱贫转化成果位居省级重点扶贫县前列。江苏经济报记者吉文化张韩虹通讯员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