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新农人带着村民敲开致富门

2023/7/23 来源:不详

北京看扁平疣的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04/8812972.html

  □本报记者栗晟皓

  本报通讯员安芸慧

  农家少闲月,三月人倍忙。眼下,采茶季即将到来,沉寂了一个冬天的五莲县潮河镇鲁魁茶叶基地又热闹了起来。露天的茶树已陆续吐露新芽,茶农们穿行在茶树间浇水、施肥、修剪、除草。茶园负责人侯传龙边俯身查看茶叶长势,边指导茶农对茶树进行修剪。

  同样的繁忙场景,还在不远处的魏家薯干专业合作社蜜薯加工车间里上演。热气腾腾的加工车间里,充满了蜜薯蒸熟后的香甜气味,合作社负责人王彦与在此打工的村民一起将蒸熟的红薯进行分拣、切条、烘干。

  侯传龙和王彦是两位“80后新农人”,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奋斗方式,带动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帮助村民敲开了致富的大门。

  年,侯传龙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从我记事起,村里就有很多人从事茶叶种植,让我对茶有了最初的印象。从事绿茶产业,更多是一份源于家乡情怀的驱使。”侯传龙说。

  在亲友和乡亲的帮助下,茶厂很快落成。为了跑销路,侯传龙在济南、青岛、潍坊等地奔波,主打产品“龙宇茗”和“溪润绿”,很快打开了市场。年底,侯传龙依托龙宇溪润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了五莲县昌德茶叶专业合作社,为村民免费提供种子,全程技术指导,鲜叶全部收购,借助合作社的力量巩固和壮大茶叶种植面积。

  年,侯传龙又在距离老家京庄村不远处的后魏家村先后投资余万元建设绿茶产业基地,发展绿茶种植和深加工,打造“鲁魁”茶叶品牌并与周边村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共同成立了龙宇溪润联合社。在他的带动下,后魏家村已发展茶园余亩。

  后魏家村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口感独特的蜜薯。凭借这一优势,王彦决定走一条种植、销售薯干之路,这一干就是17年。她从26岁开始从事薯干加工与销售,生产方式从最初的纯手工晾晒到自动化烘干,薯干年销售量也从三五万斤增加到了50多万斤。年王彦牵头成立了魏家薯干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按照家庭种植、统一生产的方式经营,实行统一收购地瓜、统一确定销售价格、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印刷包装和统一技术服务的一条龙产业模式。

  为拉长产业链条,王彦引进了4类优质红薯新品种,开发功能薯干、地瓜煎饼、脱水菜、地瓜面深加工等新产品,满足多样化消费人群,由产品本身决定的季节性销售转向全年销售,“现在,合作社一年的销售额就有万元。”王彦高兴地说。

  随着鲁魁茶业、魏家薯干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用工需求量也大幅增加。侯传龙、王彦的做法是,优先雇用本村剩余劳动力,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侯传龙的茶叶基地,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每名采茶工预计每天收入超过元,而成为员工的村民每月可以拿到0元。

  合作社越办越好,王彦作为村“两委”委员和妇联主席,又开始想着怎么能帮助村集体增收。经过集思广益,她与村里商定,原来租用的村集体6间闲置老屋,不再交纳租金,而是入股合作社,村集体每年享受分红,让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从“伸手要”向“自己赚”、由“输血”向“造血”的机制转变。截至目前,合作社社员已增加到余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3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