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特色农产品资源聚焦产业振兴发展

2023/12/12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7264872422082917&wfr=spider&for=pc

“通过示范区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了不少,本村参与大棚务工的人也多了,能靠近家边赚钱村民也很高兴。”看过一栋栋崭新大棚里的火热忙碌场景,想着今年村集体和村民收入还能再涨涨,江苏省灌云县许相村党总支书记许章明喜笑颜开。

江苏省灌云县西部岗岭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位于灌云县西部,示范区覆盖了龙其镇石门村,南岗镇王范村、许相村、张兴村、马蹄村,共2个镇、5个行政村。年通过中央专项彩票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公益金支持建设,年实现了投产达效。

为进一步带动示范区产业振兴,灌云县在规划打造初期就立足于本土特色农产品资源,重点实施了栋新建日光温室大棚和栋改建日光温室大棚,增加周边村民棚内务工余人。目前大棚亩产值达3.6万元/亩,其中芦蒿、番茄、黄瓜等蔬菜通过初加工、保鲜处理以及品牌化营销,年产生余万元经济效益。

截至目前,示范区新增家庭农场、合作社20余家,引进聘用农业专业技术人才15人,年度接待各类参观学习30余次,举办农民技术培训5期。区域内村集体年收入均达到45万元以上,同比年增长40%以上,其中石门村年度村集体收入突破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3万元,同比增长45%以上,高于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

“年我在王范村、许相村承包了4个新建大棚,示范区管委会多次邀请市县农业专家给我们搞芦蒿技术培训,加上县里的好政策,价格最高的毛蒿有元/袋(一袋20斤),以前最好的时候只能卖到80元/袋,年单个大棚收入较以往增收1.5万元左右。”许相村芦蒿种植户单维林说。

走进示范区智慧管理中心,是含特色农产品种植监测、自动化控制等物联网系统和产品展示功能为一体的总枢纽,该中心与日光温室芦蒿核心生产基地连接起来,通过数字赋能实现特色主导产业提档升级,芦蒿等产业链进一步延伸,有效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促进村集体收入持续增长。当前,示范区已成为灌云县永久性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核心区域,是灌云芦蒿最大种植基地,芦蒿种植面积达2.5万亩,芦蒿产品畅销上海、安徽等地,形成了省内极具竞争力的乡村经济振兴特色品牌。

蓝图已绘,战鼓已响,示范区正将风雨无阻的红色革命意志,切实转化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磅礴动力。当前,示范区正按照高效农业示范区、产业融合先行区、美丽乡村样板区总体功能定位,以发展芦蒿、番茄等设施蔬菜为主,形成芦蒿—番茄、芦蒿—芸豆等高效种植模式区域特色产业,激活老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以“环境美、产业强、农民富、文化优”为标准,打造示范区形成“基础设施现代化、生产方式生态化、管理模式现代化、生活环境舒适化”的乡村全面振兴样板战略,也在并行推进。(记者张伟伟通讯员傅校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6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