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退休的老同学,一个退休金6000多,
2024/8/10 来源:不详哪儿治疗白癜风好 https://m.39.net/pf/a_4792767.html
这两个老同学,年龄大一点的叫武明君,今年62岁,他是从一家私企退休的,退休金刚刚出头。
武明君的身份是农民,那年,一家私企占用他们村的土地,建了一家铸造厂,厂方和村里签订了协议,要负责安排本村的部分村民去铸造厂上班,武明君就成了铸造厂里的一名工人。
工作了30来年,武明君从不迟到也从不早退,平平稳稳混到了退休。
因为铸造厂给工人上的保险是最低档,他的退休金因此只有多块钱。
但武明君很知足,我们手机聊天的时候,他难掩兴奋之情说:我是一个农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也能有退休金可拿,都是这个好时代,给了我今天的这一切。
退休后的武明君没闲着,家里有几亩地,儿子和儿媳在市里打工,早些年把土地租了出去,武明君退休后,把土地收了回来,种些粮食,也种植蔬菜,不但够一家人用,还有剩余,可以拿到市场上卖些钱。
比武明君小一岁的同学叫李龙昌,61岁,和我一般大,生日比我小了两个月。
比我们大了一岁的武明君,之所以能和我们成为同学,是因为他上学晚了一年。
武明君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农村上的,高中才转到了县城,和我们分在一个班。
其实,武明君的学习成绩很好,自己也知道努力,可高二后半年,他突然退学了。
后来,我和李龙昌去了一次武明君家,才知道了他退学的原因。
武明君的父亲从小视力就不好,看什么都朦朦胧胧的,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视力更加不行了。
一天傍晚,天要下雨,房子上晾着玉米,他去房顶收玉米,踩空了,从房顶上掉了下来,摔断了一条腿。
视力不好,腿还瘸了一条,干农活更加不方便,武明君只好退学,退学后的武明君,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后来,我和李龙昌都考上了大学,大学那几年,我们和武明君没有任何联系,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有一天,我和李龙昌闲聊,聊到了武明君,我们都想知道武明君现在过的怎么样?
礼拜日那天,我和李龙昌去了一次武明君家,他已经成家了,还有了一个儿子。
武明君不无惋惜地说:真是羡慕你们,大学毕业了,有了体面的工作,比我强多了,要是我的家庭有你们的家庭一半好,我就不至于还是农民。
我和李龙昌也替武明君惋惜,可时光一去不复返,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只好安慰武明君,让他接受现实,农民怎么了?
一样可以大有作为。
在我和李龙昌之间,是李龙昌先结了婚,他的婚礼我参加了,武明君也参加了。
李龙昌结婚一年多后,我也结婚了,李龙昌和武明君也都参加了我的婚礼。
都有了家庭,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少了,我和李龙昌离得不远,也是难得一见,乡下的武明君更不用说了,有时一年也见不到一次。
随着手机的普及,我们的联系才多了起来,隔三差五打个电话,说一说各自的生活情况,聊一聊各自的幸福和烦恼。
我们约定好了,等到了我们都退休的那一天,一定要经常聚一聚。
去年,我和李龙昌先后退休了,我们离得近,应该能经常见面了吧?
可事与愿违,退休后的李龙昌,却比没退休时更忙了。
李龙昌一直想有个驾照,实现带着家人自驾游的梦想,上班的时候没空学,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找了一家口碑比较好的驾校,报名学开车去了。
李龙昌以为学车很简单,可毕竟年龄大了,记忆力下降的厉害,光是科一,他就考了两次,科二对他来说更难学,尤其是倒车入库,练了一个多月,还是不能掌握要领,反应也跟不上,连报名参加考试都不敢。
我想约李龙昌聚一聚,李龙昌却在哪有空啊,忙着练车呢,想见我来驾校吧。
我去了驾校,看见李龙昌和其他学员坐在长条椅上,等着轮到他练车。
一辆车有六七个学员一起用,一天也轮不到几次,大部分时间,李龙昌都是和其他学员一样,坐在一旁当旁观者,却也不能离开,一旦离开,轮到你了,你却不在,只能等下一轮。
李龙昌还劝我:你也应该学车,自己有了驾照,想去哪里去哪里,方便的很。
我不是没有过这个想法,也见过很多退休的老人,很轻松就把驾照学了下来,可我对驾驶汽车天生不感兴趣,对这方面反应也很迟钝,如果我学车,恐怕科一都考不过。
李龙昌悄悄说:你以为我想学开车吗?
其实也不想,可别人都有了驾照,我没有就是落后于人了,我争强好胜了一辈子,这件事上也要跟上潮流。
李龙昌学车快一年了,科二考了三次,还是没过,学员换了一批又一批,教练调侃他说:恐怕我熬到退休,科二你也过不了。
李龙昌不气馁,每天都是第一个到驾校,最后一个离开,中午也不回家,让老伴给送饭。
刚开始,老伴觉得李龙昌精神可嘉,准时准点给他送饭,可时间一长,老伴不耐烦了,说他考驾照,与学生考大学有一比,都需要有家长陪读。
老伴不给送饭了,李龙昌点外卖,一顿饭要花十几二十块,一个月要花四五百,是武明君退休金的四分之一了,放在武明君身上,他肯定舍不得。
科二第四次考试,李龙昌又挂了,他很郁闷,赌气说:不学了,当年我考大学,也没有这样紧张,也没有这么费劲。
心情郁闷的李龙昌,让我陪他散散心,我就想到了武明君,很长时间没与他见面了,我想去乡下看一看他,李龙昌也有这个想法。
我们打了出租车,来到了武明君家。
武明君正在收拾菜园子。
李龙昌问武明君:你辛苦一年,种菜能挣多少钱?
武明君说:挣不了多少,除了自己家吃,还要送给亲朋好友一些,卖不了多少钱。
李龙昌说:你脑筋不活泛,如果是我,有这些地,我一定学习先进技术,引进新品种,提高亩产量,还要大力宣传,既然种地,就要让地里长出金疙瘩,发家致富,不能白挨累。
武明君则说:我这个人,一辈子没有远大志向,对当下的生活很满意,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敢奢望出人头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我不想做也不愿意做,羡慕别人自己却没有那个实力,只会徒增烦恼,不如认清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能不会大富大贵,却活得开心踏实,我更喜欢这样的生活。
李龙昌哈哈笑着说:等我把驾照考下来,把你的菜拉到城里去卖,一定卖个好价钱。
武明君说:你学驾照累不累?
李龙昌说:累,有时也想放弃,可我不能半途而废,既然学了,就要学到底。
李龙昌还是每天都去驾校,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练习科二,武明君还是安逸的生活在乡下,不羡慕比他富有的人,也不梦想发大财,一家人都平平安安,有吃有喝的日子,让他十分满足。
李龙昌一个月多退休金,可他活的却比上班时还忙还累,武明君只有多退休金,可他却活的轻松自在。
在李龙昌和武明君之间,我更羡慕后者,他的心态,更适合退休的老年人。
过了60岁,人的各种机能会下降的厉害,不服输的心理可以理解,但人要服老,不服老,想把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做好,要付出几倍常人的努力,还不一定能成功。
不成功的话,失望难过的情绪,会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
这方面,武明君做的很好,他不攀比,不强迫自己,知足常乐,达观的心态,对老人的身体很有好处。
当然,我也佩服李龙昌不服输的精神,他敢于迎难而上,这样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祝福李龙昌,科二能顺利拿下,早日实现自驾游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