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8月,连云港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8

2023/1/8 来源:不详

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515633.html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就业部门通过强化就业服务,着力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1至8月,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86万人,全市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鼓励和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8月初,毕业于江苏海洋大学的陈虹宇来到灌云县团委项目办,在这里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港城生活了4年,对这座山海之城也算是了解、熟悉,能留下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考公失利后,陈虹宇报名了江苏省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志愿投身乡村振兴,“我希望自己能够在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通过实践学习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年,连云港高校毕业生规模超过1.7万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较为繁重,特别是叠加疫情影响,校园招聘受限,增大了高校毕业生求职难度,对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提出新挑战。为此,连云港印发《关于促进连云港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2条政策措施,在拓展市场化就业岗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就业面广量大优势,多渠道开发城乡基层就业岗位,鼓励和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今年,我们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超前谋划,提出对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3年以上(含3年)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大力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累计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个,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市人社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市人社部门持续加大基层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对市场化方式确实难以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由政府开发基层民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管理等公共服务类公益性岗位,进行兜底安置就业,并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等政策支持,帮助困难高校毕业生,在从事基层公益服务工作中建功立业,今年以来已开发公益性岗位个。

分类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照顾好家里老人和孩子后,家住海州区考棚路的谢云峤准时前往干活的地方。“我每天都会腾出三四个小时,在这里缝制毛绒玩具‘兔耳朵’。”谢云峤今年46岁,家中有2个体弱老人及正在读小学的孩子需要照顾,很难找到固定的工作。得知情况后,社区帮她联系了手工活挣钱渠道,每月增收近千元。

与此同时,社区工作人员还为她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职业规划、提供就业岗位等培训帮扶,动员她去参加面点培训、月嫂培训等课程,帮助其灵活就业,减轻其生活负担。“等孩子开学了,我就打算去报个月嫂培训,这样以后也能多挣点。”谢云峤说。

谢云峤的经历只是连云港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连云港不断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截至今年7月,已累计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连续个月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通过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实名动态管理,建立零就业家庭人员实名信息台账和数据库,做到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应认尽认。”市人社局劳动就业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根据就业援助对象特点和需求,各级就业管理机构精心设计服务路径和援助举措,实施分类帮扶。

一方面,积极组织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不同层次的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以技能促就业。同时通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9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