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搭建灌云县四队镇后腰村的嬗变之路

2022/11/9 来源:不详

中国江苏网1月25日连云港讯提起灌云县四队镇后腰村,当地人还记得一句流传在当地的顺口溜:“嫁女不嫁后腰村,要饭不去后腰庄”说的就是曾经的后腰村。穷则思变,近年来,该村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富民兴村、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主抓手,带领全村干群大手笔招引项目,大力度流转土地,大动作优化产业,走出了一条“工业兴、产业旺、农民富、集体强”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年,村集体经济实现经营性收入33.2万元,一举摘掉了多年的贫困村帽子。年,村集体收入突破39万元,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将达到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均创历史新高。后腰村曾连续三年荣获镇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并被县评为“乡村旅游富民特色村”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打造富民兴村新亮点。“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近年来,后腰村以党建引领,结合乡村振兴,从优化农业结构入手,大力实施土地流转,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重点打造沿线铂鹏农业观光园、绿田青湾现代农业园,稻虾生态养殖休闲园等一批特色亮点产业。突出培育大棚瓜果蔬菜、花卉苗木、稻虾共作三大主导产业,全力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的农业板块和功能区。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品牌的三产融合、休闲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同时,通过招引客商,盘活资源,投资万元组建连云港绿田青湾空气净化设备有限公司,目前已投入运营,年可接收万元产品订单,先后落户后腰村的连云港铭盛服饰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带动了周边近百名劳动力就业,大大推动和促进村增积累,民增收入。

聚焦房改,建设美丽乡村新样板。“环境美不美,关键看口碑。”从年开始,后腰村抓住省农房改造千载难逢的有利契机,先后多次深入农户摸底调研,在此期间,村两委一班人将发扬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敢于亮剑、敢打胜仗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钉钉子精神,妥善处理好拆迁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扎实有序推进居住区工程建设,有信心、有决心把这项利民的安居工程办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形象工程、样板工程。用真情温暖和感化群众,通过算账对比,现身说法等多种方法,最终使个农户自愿与村签约。通过两年的紧锣密鼓施工建设,新建的徽派建筑,4幢套多层安置房和26套老年经济适用房已全部建成,先后有个农户搬入新居。高标准、高质量、高档次的农房改造,不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美化了乡村环境,更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村民致富,奏响幸福和谐新乐章。“当官不为民办事,群众肯定有怨气。”后腰村两委一班人牢固确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真正把集体的事和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千方百计为村民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近几年来,该村围绕道路交通、绿化亮化、水利设施等农民关心的热点、难点入手,村里先后投入资金完善村庄道路,全村实现水泥路户户通全覆盖;配套新安装路灯盏,新建电灌站4座,滴灌站1座,水泥生产路0米,徽派建筑风格的农民居住区、党群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广场,乡村大舞台,菜市场,幼儿园,超市等设施配套齐全。今年,又在村“四旁”新植海棠、栾树等景观苗木株。如今,后腰村处处展现道路相通、绿树相连、路灯相接、美景相映的新农村。

面对鲜花和掌声,后腰村两委一班人丝毫没有陶醉,他们将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继续高举“工业兴村、农业富村、产业强村、环境美村”的发展大旗,充分发扬争当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新时代“三牛精神”,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实现了“孔雀东南飞”向“筑得新巢引凤来”的嬗变。(王苏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23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