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滴灌稳步振兴人民资讯
2024/12/30 来源:不详「本文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十三五”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大力推进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紧盯低收入人口脱贫和经济薄弱村转化两大目标,凝聚社会力量,取得突出成绩。到年底,全县9.79万名低收入人口实现省定标准脱贫,50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8万元,退出省级重点帮扶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随着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灌云县“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年,灌云乡村振兴位居全省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全市第一等次第一名。踏上新征程,今年在进一步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灌云围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建立健全巩固脱贫长效机制、产业项目带动机制、项目资产监管机制等方面,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稳政策建立脱贫长效机制近年来,灌云继续严格执行“四不摘”政策,不断完善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保持财政资金投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定点帮扶等政策的连续性。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创新帮扶方式,激发相对贫困地区和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学院作用,邀请专家、行业带头人等解读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民发展意识,更大范围开展农业职业培训,补齐农民“精神短板”和“能力短板”。在深入推进精准防返贫工作方面,灌云对“两易户”“四类人”落实跟踪监测帮扶工作,“一户一策”落实具体帮扶措施,继续推进精准防贫保险项目。年,防贫保险项目共救助人次,发放救助金万元,结转金额.78万元。今年保费变为每人每年元,共筹集救助资金万元。截至8月底,今年“防贫保”累计救助笔,发放救助金.39万元。教育扶贫方面,今年全县资助困难学生人次,发放资金.万元。健康扶贫方面,低收入人口就医“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政策继续全面落实,低收入人口就医合规费用个人承担部分为8.67%。住房安全保障方面,对全县低收入户住房情况进行普查,今年共排查出危房81户,目前已开工68户、完工60户。截至8月底,扶贫小额贷款累计发放户,发放金额.7万元,贷款审批周期可实现当日申请、当日审批、当日放款。灌云提出,到今年底,13个镇街、低收入村和低收入农户稳定增收,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启动4个市级乡村振兴样板村、8个县级样板村建设,打造3个市级乡村振兴(扶贫)产业园、9个县级乡村振兴(扶贫)产业园;到年,全县农村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和低收入村发展长效机制逐步完善,低收入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增幅高于全县村级平均增幅。兴产业切实筑牢振兴根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发展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大结合点。灌云大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延伸产业链,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体系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增值。开展农村—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创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创建,强化农业产业园区、农家乐、乡村民宿、休闲渔家和康养基地建设。创新产业发展经营体系,灌云坚持因村施策,把产业发展重心落到农民增收上;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探索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把小农户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着力打造一批全产业链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让其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创建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发展乡村富民产业。灌云努力形成以特色规模产业为主导、家庭农场合作社为生产单元、标准化生产为管理体系的产业发展模式。严格落实“三保”要求,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优化生产结构和品种布局,打好种植业“翻身仗”。坚持品牌强农,以“连天下”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不断挖掘特色农产品资源,突出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形成特色农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农业品牌格局。电商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灌云不断加大对电商产业的扶持和引导,强化构建农产品质量体系,保证标准化供给,加强网上市场监督,建立电商信用保障,依托农业发展企业和乡村,加强电商综合平台的建设,通过改善农村通信设施、物流条件等支持农村电商产业发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下转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