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灌云县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殡改
2022/10/18 来源:不详茵陈能治白癜风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24717.html
郁郁葱葱的绿树、鲜艳芬芳的花朵、平坦整洁的草坪……走进江苏省灌云县伊山镇川星公益性公墓,公园式墓园让人耳目一新。近年来,灌云县将深化殡葬改革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服务需求,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成效明显。
围绕“三个坚持”,加快殡葬设施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将殡葬改革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成立全县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分管负责人任组长,建立殡葬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殡葬改革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商讨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县政府一次性拨款万元,用于殡葬设施升级改造。各镇(街道)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组织体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将殡葬设施建设纳入全县重点工程和高质量考核的指标,县政府督查室分阶段进行专项督促指导,推动整改提高,形成“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殡葬改革工作机制。
坚持规划先行。对全县殡葬事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殡葬设施建设的具体任务。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完善全县殡葬设施布局规划,科学确定设施配置和建设标准,全县共规划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18个,用地面积.5亩。累计投入资金万元,建成农村公益性公墓16个,建设面积约为15.37万平方米,设有墓穴1.8万余穴、骨灰堂格位余个,实现了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镇(街道)全覆盖。
坚持生态优先。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为重点,把生态安葬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予以安排,所有公益性公墓均开辟以花坛葬、壁葬、树葬、骨灰深埋为主的生态墓区,因地制宜铺设硬化道路,栽花植树,墓园绿化率达80%以上,节地生态安葬设施比例达70%以上。按照环保排放要求,投入余万元对县殡仪馆进行升级改造,改善功能布局、提升硬件设施、增加环保设备,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火化能力不足和尾气排放不达标难题,有效提升群众对殡葬服务设施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健全“三个制度”,完善殡葬惠民政策
健全基本殡葬免费制度。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将丧葬补助纳入养老保险范畴,对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逝后火化发放丧葬补助费用元。出台关于免除无丧葬补助费的城乡居民殡葬基本服务费用的通知,对无丧葬补助费的居民实行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最高免费限额为每具元。
健全生态安葬奖励制度。出台灌云县节地生态安葬奖励办法,对选择壁葬、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的,每例奖励元。年共兑现生态葬奖励金20万多元。
健全殡葬建设奖补制度。将殡葬设施建设列入财政预算,建立与殡葬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县财政设立殡葬设施建设专项奖补资金,对新建或改扩建并通过达标验收的公益性公墓,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年全县共投入殡葬建设奖补资金多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
推进“三个治理”,整治殡葬突出问题
稳妥治理散葬乱埋。积极开展散葬乱埋专项治理,在充分尊重历史、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区分不同情况,采取以迁为主、平迁结合,加大散坟、老坟地、硬质大墓等违规殡葬设施治理力度。对老坟地采取“去坟头、降墓碑、补绿化”的方式进行改造。截至目前,全县登记在册需治理的5.2万余座坟墓约93%已完成改造治理。
综合治理丧葬陋习。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广告栏等,进一步倡导绿色殡葬理念,树立殡葬文明新风。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婚丧习俗改革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的通知,加强部门配合,综合治理大操大办、办丧扰民等丧葬陋习。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把移风易俗改革纳入村规民约,大力倡导丧事简办、厚养薄葬风尚,丧葬陋习、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
源头治理殡仪乱象。针对殡葬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乱收费、乱涨价、搭车收费等突出问题,加强殡仪馆、公益性公墓收费管理。强化殡葬服务公益属性,严格执行政府定价,实行收费公示和明码标价。骨灰盒采用公开招投标形式采购,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销售利润不超过10%。规范遗体接运车管理,明确全县各村(社区)至殡仪馆的最短路程及收费价格,实行“清单式”服务。规范墓穴销售价格,双穴元、单穴2元、壁葬元,管理费每年50元。在显眼处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物价部门批准文号,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有效地解决了殡葬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真正让殡葬服务回归公益本位。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