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苏十三市最新房价趋势,看中国大内斗第
2022/11/14 来源:不详白癜风需要用什么药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0224/4342832.html
山川网:谨以此文,献给小川最深爱的中国大内斗省——江苏。喜欢看“干货”的朋友,请直接看图;对城市本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字。
面积:.02平方公里
人口:万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GDP:.02亿元
人均GDP:元
城镇化率:82%
机场:禄口机场
火车站:南京站、南京南站
经停车次:次
地铁:7条,公里
高校:高校8所、双一流高校12所
南京9月二手房均价元/㎡,环比上月下跌0.07%↓,同比去年同期上涨17.77%↑
其实每次谈到南京的时候,小川总是有说不完的话的。作为小川在中国东部地区最偏爱的城市,对于我个人而言,南京身上有其极特殊的气质。这种气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南京前前后后作为中国首都数百年的积淀。有没有做过都城,做过多久都城,其实从城市的气质中都能够有所察觉。以江南地区为例,不缺的是亭台楼阁,鸟语花香,但是像南京这样兼具江南婉约气质与北方大气庄重的城市,莫说是江南地区难出其二,放眼中国也再难看到第二个。作为一个北方人,生活在南京是极为奇妙的一种体验,是在上海、苏州、杭州都难以感知到的亲近感。
南京是怎样的一座城市呢?很多江苏本省人,是觉得南京从各个方面,一点都不江苏。那么他们眼中的典型性的江苏,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应该是苏州那样、无锡那样,甚至是上海那样的(上海曾经是江苏地界,至今文化上也是吴文化的衍生展现)。就小川多年在江苏地区的生活研究经验来看,南京的确不够江苏,就和北京其实也不够河北一样(虽然北京身处河北腹地),他们更大程度上不属于哪个省。历史和现实原因决定了,他们的文化是被全国人口迁徙所深刻影响的。
南京是那种你基本看不到什么明显短板,或许单独哪一因素挑出来都不是全国第一,但是基本上都是稳居全国前十的水平,恰到好处。
比如说这个铁路,南京是华东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这点可以从经停南京的列车次数看得出来,高达次的经停铁路车次,放眼全国城市是什么水平呢?小川举几个参考城市:北京次,上海次,广州次,武汉次,杭州次。绝对的第一梯队阵营无疑。
比如说这个地铁,南京第一条地铁于年9月3日正式运营,是中国大陆第6个开通地铁的城市,截至年3月,南京地铁共有7条线路、座车站,线路总长公里,日均客流量超过万人次,地铁线路长度居中国第5(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世界第12位。这样的表现,如果再结合南京目前的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难道不是第一阵营?
比如说这个高校,南京一流大学入围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两所;一流学科入围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十二所。放眼全国,除北京、上海外,再无谁能够明显领先南京,稳居第一阵营。
而再诸如城镇化水平,人均GDP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南京的地位也一直都十分稳固。从城市地位上,小川个人觉得,国内和南京级别最相近的其实应该是广州。但是广州作为千百年间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目前实际人口规模差不多是南京的一倍,所以经济总量是南京的一倍这也很好理解。而华东区域,由于有上海承担了类似广州的人口吸收责任,使得南京可以不必为过载的人口流入忧虑,未尝不是好事。南京和北京的关系如果能够发展成为类似日本东京和京都的定位,我倒觉得是善莫大焉的事情。
至于南京的房价水平,小川的观点是,偏高,但是依旧在正常的范围之内。用苏锡常房价去要求南京房价,这本身就欠考量。核心老城市玄武、鼓楼、秦淮不论,高定位的建邺不说,南京其他区域2~3万的均价,其实对标起广州、武汉甚至厦门,都在可以理解的范围内。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9万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GDP:.02亿元
人均GDP:14.13万元
机场:硕放机场
火车站:无锡站、无锡东站
经停车次:次
地铁:2条,49.公里
无锡9月二手房均价元/㎡,环比上月上涨1.02%↑,同比去年同期上涨25.78%↑
有一种说法是,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城区的经济体量是差不多的,靠的就是各自底下的县级市较劲。比如苏州下辖的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四个县级市,每个都是两三千亿的经济体量;无锡下辖的江阴、宜兴也差不太多。这些虽然行政级别上都是县级市,但是如果放到中西部省份,轻易不知秒杀多少地级市。
毫无疑问,如果你站在现在的这个节点上问小川,现在苏南五市中,房产性价比最高的城市是哪座的话,那么小川一定回答你是无锡。苏锡常三市的收入水平是相当的,但是目前苏州城区的房产均价是两万左右,无锡和常州都是一万左右。那么我们把无锡和常州进行一下对比就会发现,其实无锡在各个指数上,差不多都要比常州高上一些,或许高的都并不是太多,但是点点滴滴积累到一起,无锡比常州的优势就明显一大块了。
小川就自己多年的观察经验来说下无锡的几点优势(因无锡分自常州府,所以以常州为比较对象):
一,无锡的生活环境:就小川亲身的体验来说,常州城区里可供市民游玩的地方,并不是很多。常州恐龙园多数人是听说过的,但实际上它就是个游乐场,而且票价也真心不低,没有人会隔三差五跑到一家游乐场去玩了一遍又一遍。而无锡真的是得地利的优势,南靠太湖,开发了大量以湖景为特色的影视基地、湿地公园,自然环境非常出色,每一次去都感觉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二,无锡的消费环境:作为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无锡全市范围内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非常可圈可点的。从入驻的品牌,到商场的空间规划布局,再到商业活动的策划,无锡的商场,其实从细节之上都彰显着无锡人在商业思维上的一种独到心思。目前无锡开通的地铁线路只有两条,这两条地铁线路的换乘站叫做三阳广场。以这个地铁站为中心,无锡规划出了一个规模颇大的地下商业街,而且一点都不让人觉得突兀。对于零售业感兴趣的朋友,如果有机会到无锡去,一定要仔细看看这个地方的规划与设计。
三,无锡的政策环境:小城市一般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毛病,就是护短。以常州为例,新城地产是成长于常州的地区的知名地产开放商,我们会发现在很多地段的开发上,新城地产相比其他地产公司,总是能够更容易获得常州地方政府的青睐。这种偏爱甚至是偏袒,其实对于常州的招商引资并不太有利。果然,在共享单车在南京、苏州、无锡遍地开花,大大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时,很多常州市民依旧只能使用传统的有桩式市民自行车。背后的原因有二,一是地方政府不远横生枝节,对新鲜事物消耗时间和精力进行管理,所以一刀切不许共享单车企业进驻;二是常州有一家著名的经营有桩式自行车的企业,名叫永安行。
面积:11平方公里
人口:万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GDP:亿元
人均GDP:元
机场:观音机场
火车站:徐州站、徐州东站
经停车次:次
地铁:在建
徐州9月二手房均价元/㎡,环比上月下跌0.72%↓,同比去年同期上涨45.17%↑
除了徐州在行政规划上被划入了江苏省,我们基本找不出徐州身上任何江苏江南水乡那种气质,这就是个典型的北方城市。如果我们要做个比喻的话,徐州最像的城市,就是相邻的山东省的那些地级市。
由于地处北方,再加之产业模式是工业,所以徐州的空气环境也好,城市面貌也罢,基本上不太会让人感到干净宜居。一直以来在多数人眼中的徐州,一是浓郁的汉高祖刘邦故里符号,另外一个就是铁路枢纽城市——京沪、陇海两条铁路再次交汇。次的铁路经停车次,在全省范围内仅次于南京,与经济总量远超自己的苏州,在铁路交通便捷程度上打成平手。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以徐州为中心的伪淮海省,区域大致就是现今的苏北、鲁南、豫东、皖北的区域,大致涵盖范围是连云港、宿迁、苏州、淮北、枣庄等地,也有人说范围再大一圈,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区域由于均地处各省边界,距离各自省会距离略远,长期以来得经济上无法受到辐射,风土人情上也各自为阵,颇有几分爹不疼娘不爱的意思。以至于到了现在,还有一些好事者,在网上喊几句成立淮海省,以徐州为省会。但是整个省份内,各市除了因文化传统而生育率较高导致的人口众多,在经济上,产业上都不突出,作为三线城市的徐州更是自顾不暇,哪里可能拉得起如此大的摊子?如果真实行了,结果就是淮海省省会徐州单极独大,剩下的区域比之前进一步衰落。自然是荒谬至极的想法。
当然,从古至今,淮海区域就是造反起义最频繁区域,将这个区域分而治之,对于公家层面也绝对是更好的选择。犬牙交错,是省域划分的重要基础逻辑之一。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8万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GDP:.9亿元
人均GDP:元
机场:奔牛机场
火车站:常州站、常州北站
经停车次:次
地铁:在建
常州9月二手房均价元/㎡,环比上月下跌0.39%↓,同比去年同期上涨67.10%↑
刚才在和大家聊无锡时,提到了苏锡常下辖县级市实力的问题。相比苏州、无锡下辖县级市都是不逊于地级市的超级县级市,常州下辖的金坛、溧阳两个地级市,经济水平是的的确确的“县”级别。两个县级市加起来,相比苏州、无锡下辖任何一个县级市,都还不如。最后反应在苏锡常三个地级市上表现,似乎就成为了极为明显的阶梯状:苏州已经开始接近一线城市,无锡二线城市的身份也差不多落实,常州还一直都处于三线城市的阵营难以跳脱。
也许有朋友会说,作为本地人而言,反正三座城市的薪资水平和生活条件都差不多,那总的经济体量上的差别,又有什么关系呢?话说,关系还真就挺大。首先是基础建设,三座城市的地铁规划上,大家就能明显看出差别,且不说长期规划了,就说现在已经建成的里程吧,苏州一百多公里,无锡五十多公里,常州在建中。地铁建设周期是固定的,基本属于一旦领先,就是持续领先的状态。等到常州建设到无锡现在的里程时,无锡就会变成现在的苏州里程,苏州则会更上一层。而在小川看来,市内轨道交通的最大意义,是大大提升了城市的运营效率,帮助当地经济的加速发展。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上。刚刚我们谈到的苏锡常县级市主导经济总量的事情,其实是多数本地人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