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4位学者当选2019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2022/12/26 来源:不详11月27日,第28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大会在意大利里雅斯特召开,新一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名单揭晓。本次大会共增选了46名院士,其中14名来自中国大陆。此外,4位大陆科学家获得年TWAS学科奖。
年新当选TWAS院士的14位中国大陆科学家中包括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2位非两院院士的知名学者。这两位非两院院士的知名学者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彦随和北京大学教授曾毅。
此外,本次来自赞比亚、老挝、尼加拉瓜、玻利维亚、利比亚的6位科学家新当选TWAS院士,TWAS院士来源国从99个增加到个,实现新的突破。
TWAS学科奖颁发给在各自学科领域卓越工作的发展中国家科学家。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唐智勇此次获得TWAS化学奖,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曹军骥获得TWAS地学天文和空间科学奖,南开大学唐梓洲与印度科学家共同获得TWAS数学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获得TWAS物理学奖。
迄今为止,TWAS共有名院士,其中中国大陆名。中国大陆获奖科学家共有66名。各位新当选TWAS院士的简历如下:
张福锁I中国农业大学
张福锁,年10月4日生,男,汉族,陕西省凤翔县人,植物营养学家,民主同盟成员。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系,年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硕士毕业,年毕业于德国Hohenheim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科学施肥技术专家组组长。
一直从事植物营养与养分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在植物根际营养理论、农田和区域养分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年获国际肥料工业协会国际作物营养奖;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年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农业科学奖,同年被选为欧亚科学院院士,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在Science、Nature、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化兰I中国农业科学院
陈化兰,女,病毒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年3月生于甘肃省白银市,籍贯甘肃白银。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获学士学位,年获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病理学硕士学位,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预防兽医学博士学位。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动物流感病毒研究。她发现了决定H5N1和H7N9禽流感病毒获得感染哺乳动物能力、致病力和在哺乳动物间呼吸道传播的关键分子及其相关机制,为H5N1和H7N9病毒的科学认知、风险评估、防控政策和疫苗研发提供了关键科学基础。她创制的禽流感疫苗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产生巨大社会与经济效益,为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徐涛I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徐涛,男,细胞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年8月出生于湖北宜昌,籍贯湖北宜昌。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胰岛β细胞功能和细胞生物物理技术的研究,在细胞囊泡分泌调控的分子机制、GLUT4储存囊泡转运及其调控机制、超分辨多模态细胞成像等方向取得了突出成绩。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年入选万人计划(亦称“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魏辅文I中科院动物研究所
魏辅文,男,保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年4月生于重庆市云阳县,籍贯重庆云阳。年和年在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年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学位。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从事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率先将种群基因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等新技术引入到大熊猫研究中,阐明了大熊猫的种群历史、濒危过程及演化潜力。揭示了大熊猫在食性转换和特化历程中如何在形态、行为、生理、遗传和肠道微生物等方面产生适应性演化的规律。阐明了栖息地破碎化导致大熊猫孤立小种群崩溃的机制,推动了国家大熊猫放归和栖息地廊道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Genetics,PNAS,CurrentBiology,MolecularBiologyandEvolution,Ecology和ConservationBiology等期刊上发表。
黄荷凤I上海交通大学
黄荷凤,女,生殖医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年9月生于浙江省嵊州市,籍贯浙江临安。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年获得妇产科学硕士学位。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教育部生殖遗传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主任。
国际上首次提出“配子源性疾病”理论学说,对精/卵源性疾病的代间及跨代遗传/表观遗传机制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针对辅助生殖技术(ART)出生子代近远期健康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ART出生队列和基础研究,创建生殖新技术,提高了试管婴儿安全性,源头阻断遗传性出生缺陷,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先后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主编中国第一部ART工具书《现代辅助生殖技术》和第一部《ART临床诊疗指南》。年被授予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荣誉院士(FellowHonorisCausa)。
赵宇亮I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赵宇亮,男,化学家,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年2月出生于四川南充,籍贯四川南充。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和年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
主要从事纳米生物效应分析与安全性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将放射化学原理发展到体外与体内超微量纳米颗粒的定量方法学研究,揭示了多种无机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的体内分布图谱,生物学效应规律,结构-效应关系,及其化学机制。在纳米安全性和纳米药物领域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化学奖,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等。
张涛I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涛,男,汉族,年生于陕西省。中共党员,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年2月至年3月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工业催化的研究,负责研制的新型催化剂应用于我国航天、航空、石油化工领域,三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近期主要从事航天无毒推进剂催化分解技术、环保催化及催化新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已培养毕业研究生一百余人,发表论文余篇(SCI收录),申请发明专利一百余件(国际专利20余件)。
曾经和正在担任的主要学术兼职有: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计划专题专家组副组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委员。担任《催化学报》共同主编以及GreenChemistry,IndustrialEngineeringChemistryResearch,ACSSustainableChemistryEngineering,ChemPhysChem,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等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编委。
曾被国家人事部和国防科工委授予“全国国防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获中国科学院“参加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称号,是“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年获中国催化青年奖,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年所带领团队曾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
刘明I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明,女,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院长。年4月生于江西丰城市,籍贯安徽宿州。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年获该校硕士学位,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半导体存储器和集成电路的微纳加工等方面的研究。阐明了阻变存储器机理,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提出了功能层掺杂和局域电场增强的阻变存储器性能调控方法,提高存储器整体性能。拓展了新型闪存材料和结构体系,提出新的可靠性表征技术、失效模型和物理机理。发展了集成电路的微纳加工技术并拓展到禁运的短波衍射元件研制中。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真空科技成就奖和科学院杰出成就奖等奖项。
曲久辉I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曲久辉,男,年10月出生。环境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环境科学学报主编等。
主要从事水质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目前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