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岛用上绿色电开山岛微电网工程
2023/4/7 来源:不详“缺食少淡水”的开山岛,今后用水用电不再难!6月18日,在连云港灌云县开山岛东南角矗立的3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快速运转,千瓦光伏和海水淡化系统同时启用——标志着开山岛离网型海岛智能微网工程正式建成投运,开山岛用水用电进入“2.0”时代。
“我现在就想跟老王说,老王啊你放心,虽然你走了,但有民兵和我一起把开山岛守好。现在岛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吃了30多年的雨水,现在可以吃海水淡化的水了,再也不用吃雨水了,电也够用了……”这天,开山岛民兵哨所名誉所长、“时代楷模”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站在岛上宿舍门前,望着不断转动的风机风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这座曾被当地人称之为“水牢”的海岛,岛上海风肆虐、环境恶劣。王继才夫妻俩32年漫长守岛岁月,饱受缺水少电之苦。王仕花告诉记者,年才第一次用上电,对于这样的稀缺之物他们格外珍惜。“一开始,年部队送我们一个小型风力发电机,就用在房顶上,风特别大,还不到一个月就坏了。年送我们一个小型离网光伏发电设备,老王就用得很节约,生怕电没有,当时就只能看看小电视。年装的空调,当时的电也就够烧个小电饭煲、烧个茶,两个还不能一起烧,饭做好了烧茶,老王说我们的电一定要节省,都舍不得用。”
因为不通水电,陆地上最普通的衣食住行,在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孤岛上,却难于上青天。年夏天,开山岛民兵哨所民兵一班班长胡品刚初次上岛驻扎,岛上温度比陆地高几度,夜晚营房里如蒸笼般闷热,大家只好就把床搬到露台上,“以天为被”才勉强睡个安稳觉。不仅如此,做顿像样的饭菜、洗把热水澡都成了奢望:“夏天没有冰柜、储存柜,蔬菜就容易烂掉变质,有时候菜烂了,就捡好一点的吃。遇到干旱不下雨的时候,水窖的水越来越少,甚至会干掉没有水,有时下雨了水却是非常浑,想到一个好方法就是抓泥鳅在里面净化水质。”
如今记者在岛上看到,正午时分,胡品刚和战友们下厨端出了三菜一汤,围坐在一起开心地享用午餐,厨房冰柜里储存着满满的新鲜食材;一排排营房重新翻修加固,每间营房和厨房都安装了空调,再不用担心电器同时使用而跳闸断电;海水淡化系统连接着岛上3处直饮点,32盏太阳能地灯分布在岛上各处……点煤油灯照亮夜间巡逻的路,靠地窖收集的雨水过活,动不动缺水断粮、忍饥挨饿,此番种种都已成为历史。
年8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决定在开山岛上捐建包含风机、光伏等在内的离网型海岛智能微网工程,充分利用绿色能源,解决守岛人员的用电用水需求。年元旦,担负开山岛微电网建设任务的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组织70余名专家上岛勘测,正式拉开工程建设帷幕。开山岛孤悬海上,要将图纸上的规划在岛上实现,困难重重,由于高20米的风机要竖在斜坡峭壁上,在海面上浇筑风机基础平台成为需要攻克的最大难关。谈及施工过程,开山岛智能微电网工程现场施工负责人岳付昌深有感触:“和海水潮汐赛跑!受潮汐影响,每天有效作业时间只有2-3小时,相当于人在一堆钢筋中,在里面穿梭,海浪还不断涌上来,很多时候都要半夜打着手电筒进行后续加固。”
工程投运后,开山岛日均发电量约度,日产淡水量近10吨,年发电量是江苏一户普通居民家庭年均用电的50倍,即便在台风、暴雨等极端情况下,千瓦时储能设备,也可保障全岛3天的正常用电,彻底解决开山岛用水用电难题。
“老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说完这句话,王仕花抹了把眼泪,默默守岛32年,要忍受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孤寂,一幕幕画面展现在脑海……英雄王继才走了,但守岛精神会一直延续下去。“他以前跟我承诺过,他说王仕花你和我两个人,多少年以后我们把小岛建设成绿色的小岛,小岛就是我们的家。现在他对我说的话实现了,小岛绿树成荫,可是他人却走了……把你的守岛精神传承好、发扬好,让开山岛五星红旗永远地高高飘扬……”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刘雨薇摄影/汤德宏编辑/贝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