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1057我和我的党支部开山岛不变的
2023/6/21 来源:不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
融媒体系列报道
《我和我的党支部》
今天,为您带来由湖南电台携手连云港市广播电视台FM92.7交通广播等全国家电台采制的《开山岛党支部:不变的坚守!》。
“这面就是守岛英雄王继才生前使用过的国旗……守岛32年间,王继才先后自费购买过多面国旗……”
清明前,某单位党支部来到开山岛,学习传承“开山岛”精神,缅怀守岛英雄王继才。支部中,许多人已不是初次造访。
开山岛位于灌云县燕尾港镇向东12海里,弹丸小岛,面积不足两个足球场大,却是我国重要的黄海前哨。35年前,民兵王继才、王仕花夫妇来到这个无水、无电、无居民的“三无”小岛上,扎根海岛、守卫海防。王仕花最常说的就是:“家就是岛,岛就是国。老王实现了他的诺言,他的诺言就是我的诺言,我也要在这岛上守,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
支部带头,党员先行
年,开山岛成立党支部,王继才任支部书记,王仕花是唯一的支部成员。对照王继才的守岛日记和党支部会议记录,我们发现,好几次王继才因病下岛,上岸第一件事就是去缴党费,向组织汇报自己的近况。
年7月27日,守岛32年的民兵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去世,年仅58岁。
“支部带头,党员先行”,王继才离开后,连云港市灌云县人武部和开山岛支部一边成立王继才先进事迹宣讲团,一边紧急向社会招募守岛民兵。一夜间,千千万万个“王继才”从四面八方涌来,递交守岛申请。刚参加工作的刘立春就是其中一员。说到上岛原因,这个90后小伙子挠了挠头,害羞地说:“因为受到英雄精神感召,我也是党员,我想去守岛,在自己年轻的时候为国家做点贡献。不只是我,我们大家都想去守岛”。
王继才、王仕花夫妇清早升旗
王继才、王仕花日常寻岛
守岛精神的传承
可是新兵刚上岛,就遇到当年最强的热带风暴,凛冽的海风刮得岛上山石乱走,撞得窗户砰砰作响,一开门人就能被卷走。民兵颜兵用打油诗形容当时的情景:“石多泥土少,台风时常扰,飞鸟不做窝,渔民不上岛”。
然而台风一过,天气放晴,守岛民兵就立刻列队,踏着整齐的步伐,迎着朝阳冉冉升起一面五星红旗。开山岛民兵哨所副所长、老党员邵正刚鼓励大家:国旗就是希望,党支部就是家,只要在岛一天,就有使命守岛安宁。
守岛民兵
守岛民兵黄小风告诉我们,开山岛有3批共9名守岛民兵,起初,只有自己不是党员。年初疫情爆发,刚下岛的黄小风不顾疲惫,立即加入疫情防控。也是在那期间,他看到党员的带头作用,感受到组织的力量,火线向开山岛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
同在抗疫一线,开山岛支部民兵医疗分队护士臧艳、李莎莎、林媛媛、廖素香主动请缨,随江苏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支援湖北,连续奋战71天,用实际行动,诠释王继才精神。李莎莎在抗疫日记里这样写道:“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完成自己的本职就是王继才精神的一个传承”。
王仕花上岛看望守岛民兵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开山岛支部的党员带头作用还不止于此。一天,守岛民兵常祥栋骄傲地宣读自己儿子的作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身为男儿,定当以个人之命运汇入祖国命运的滔滔江流,于我,‘一寸赤心惟报国’……”读到这里,这位老兵眼眶微湿,他说自己只是身体力行学习榜样,却不自知也教育了下一代,也许这就是最好的传承。
守岛民兵合影
变化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坚守。如今,“开山岛夫妻哨”事迹陈列馆被列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课堂。
学习王继才,为的是传承精神、接续奋斗,为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英雄的情怀在更多的人心中生根开花。正如连云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汪建苇所说的:“传承是最好的缅怀,奋斗是最好的告慰”。“开山岛精神”就像是一座不灭的灯塔、一颗不熄的火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起到了模范先锋、带头的示范作用,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理想之光、信念之光。
王继才离开了,但千千万万个“王继才”如同“种子”一般,奋战在祖国的不同岗位上,传播着守岛卫国的精神;又如开山岛上他当年种植下的果树一般,枝繁叶茂,硕果满枝。
王继才、王仕花的守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