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女儿兰双应关键时刻帮平日不和的蒙昌
2023/7/10 来源:不详文|吴清浅
因思想文化较为落后等原因,在农村身为寡妇而且没有儿子的女人往往是比较难立足的,然而电视剧《大山的女儿》里的兰双应却很受尊敬,这是为什么呢?看到后面她帮素来不和的蒙昌龙转运枇杷就懂了。
当黄文秀在镇领导的指点下要选举党小组组长时,兰双应以高票当选第一党小组组长,而致富后备受拥护的村中富豪蒙昌龙却意外落选了,这个结果足以证明身为寡妇的兰双应是有点威信、挺受尊敬的,不然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人选她当组长。而这个结果也直接让蒙昌龙和兰双应的关系更僵了。
兰双应是蒙家的媳妇,但丈夫却早早地离开她,留下两个女儿给她照料,其中小女儿还在上小学,大女儿也不过上中学。因是年纪不大的寡妇,加上年轻时跟住在夫家旁边的黄元军多次对过山歌,丈夫死后黄元军还经常望着兰双应家,于是村里关于他们两人的闲言碎语也就多了。蒙昌龙作为兰双应丈夫的族兄,自然是站在自己兄弟这边的,这闲话听多了,也怀疑兰双应跟黄元军之间有些什么,但兰双应跟黄元军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因这误会,兰、蒙两人关系有点紧张。
而这只是两人不和的一个原因,还有别的原因。比如蒙昌龙种枇杷抽成太高。蒙昌龙原来经济条件也很一般,是后来才靠种枇杷发家致富的。富起来后蒙昌龙还带着蒙家人以及其他村民一起种枇杷,不少人家因此脱贫,蒙昌龙也因此备受拥护,走到哪里都被人昌龙哥昌龙哥地叫着。兰双应作为蒙家媳妇,也算半个蒙家人,她也是贫困户,但却不愿意跟着蒙昌龙一起种枇杷,原因是她认为蒙昌龙的抽成太高了,不合理。两人因这事又闹得有点不愉快。
其实其他人又何尝不觉得抽成过高,但要是不跟着种又做些什么好呢,而跟着种起码还能脱贫,所以也只是把不满放心里。然而当村中的另一富豪韦平力只抽一成带着全村人种烟,贫困户班华元又靠种砂糖桔致富,且只抽一成带着那用屯及其他屯的人种砂糖桔时,他们的不满就不止是放心里了,开始说出口了,只是不敢在蒙昌龙面前说罢了。但兰双应却不怕蒙昌龙,在组织生活会上直接批评蒙昌龙,指出对方发家致富有猫腻,蒙昌龙没当上党小组组长已经挺失落的了,又被兰双应这么批评,对兰双应就更不满了,两人是当场吵了起来。
再比如修祖坟的事。在农村富起来的人都很热衷于牵头修祖坟和宗祠,以此显示面子,蒙昌龙也不例外。为修祖坟这事,多次到蒙五叔家怂恿对方出钱修祖坟。蒙昌龙不是有钱吗?直接带头捐钱修不就得了,为啥非得蒙五叔出钱支持呢?原因是蒙五叔是蒙家尚存于世的最长的长辈,为了表示自己尊敬长辈懂规矩,必须得蒙五叔点头,由蒙五叔带头出钱,不然他这晚辈带这个头显得对长辈不尊敬。
蒙五叔家很特殊。从其儿媳韦其代总是说把赔偿金花光就变回贫困户来看,他们家原来应该是贫困户。后来蒙五叔儿子(韦其代丈夫)以及儿媳的弟弟出车祸去世后,因拿了几十万赔偿金才脱贫了。自知道有赔偿金这事后,蒙昌龙更加积极上门劝说蒙五叔带头出钱修祖坟,让蒙五叔出大头,自己跟蒙五叔出一样多的钱,其他蒙家人平摊。兰双应平日跟韦其代关系比较好,现在又同是寡妇,深知寡妇不易,认为活人都没活好却花大钱修祖坟完全没必要,而且那笔赔偿金是蒙五叔的养老钱,也是韦其代和儿子的生活费,就这么拿出一大笔去修祖坟,日子还要不要过了,为此说了蒙昌龙几句。两人的关系也就更僵了。
都闹成这样了,换作是一般人就会像那些坚持冒雨到山上摘枇杷地头过磅交货的村民那样,我只管我的枇杷能卖钱,你蒙昌龙哪怕损失四百多万、倾家荡产也跟我没关系,甚至可能还乐着看这富豪是怎么倒下,跟自己“平起平坐”一起过苦日子的。但兰双应没有,在大是大非面前分得很清楚。
又一季的枇杷成熟了,但却天工不作美,连续下雨,而天气预报说要连续下十多天的雨,这十多天过后可能枇杷就都熟透烂树上了。因没下前蒙昌龙就被黄文秀提醒下来会有好些天的雨,为此下雨前让种枇杷的村民先摘部分,但村民只摘了少量成熟的枇杷,还不怎么熟的坚持不摘,即使蒙昌龙说了未来的天气情况,他们也不管。原因是尚未成熟的果只能算是二等果,再生一些的是三等果,这价钱可是相差很大的。他们只关心这差价,至于未来是否下雨、影响转运他们不关心。
当雨连续下起来后,枇杷也开始熟了,因为村民早就对蒙昌龙抽成太高不满,烟草合作社、砂糖桔合作社先后成立,大家看着合作社的带头人只抽一成,蒙昌龙还是抽五成后就更加不满了,不仅私下议论蒙昌龙,还当着他的面表态不想种枇杷了。在这不满情绪的笼罩下,看着这雨下个不停,车无法进入枇杷地,也不管枇杷摘下后是否运得出,只管摘下来让蒙昌龙地头过磅。因为他们签的协议写得很清楚,枇杷熟了就摘,就地过磅算钱。
这可把蒙昌龙急死了,协议虽是这么写,但现在的情况就是摘了后运不出,那路全是山路,实打实的泥水路,还弯曲、陡峭,车根本动不了,即使能动也易翻车,而运不出只能烂在地里,倘若不摘还能树上挂几天,等到天气好转。那可是四百多万块的枇杷呀,运不出蒙昌龙只能砸锅卖铁一夜回到解放前了。然而村民究着协议不放,他也只能认了。为避免损失,蒙昌龙冒雨开拖拉机去运枇杷,结果半路翻车了,要不是跳车及时连人都没了。
可村民知道蒙昌龙翻车后依旧没停止摘枇杷,仿佛要借此机会报复对方。而第一个跑来告诉村民翻车消息的是兰双应,第一个阻止村民别摘枇杷的还是兰双应,第一个响应黄文秀提出的转运枇杷方案,动员青壮力量来运枇杷的依旧是兰双应,之后还带着两个女儿全家出动翻山越岭冒雨帮运枇杷。如此积极是为了巴结、讨好蒙昌龙?当然不是,真要讨好早就跟着种枇杷了,何必在蒙昌龙落难、可能要倾家荡产之时,她不过是分清是非。
即使平日她与蒙昌龙不和,即使她认为蒙昌龙种枇杷有猫腻,也是一码归一码,不至于就此落井下石、见死不救。何况那枇杷运不出去受损失的可不止蒙昌龙,还有种枇杷的村民,枇杷运不出去蒙昌龙也没钱发给村民呀,即使勉强凑够也很打击他的积极性,未来大概是不会再带着大家种枇杷了,更别说成立合作社了,如此不仅他本人变成贫困户,那些刚脱贫的村民也会返贫。再者这枇杷产业是县里的重点项目,要是百坭村的枇杷搞不起来,村委包括黄文秀也是要被问责的,黄文秀帮了她那么多,帮她脱贫,帮她改变叛逆的大女儿金凤,又为村里做了那么多事,她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黄文秀被问责呢!
兰双应对蒙昌龙的帮助即是偶然也是必然。她虽生活在农村,是个寡妇,但却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即使县里的银行经理钱正来多次表白也未接受,去做个有钱人的老婆,因为她不喜欢钱正来。钱正来要送她三万块的榨油机她也是无功不受禄,宁愿贷款买这榨油机也不接受钱正来的“送”,因为她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幸福得靠双手拼。别人说她和黄元军有关系,她虽心存芥蒂,却也没因此跟说她的人结仇,更没因此彻底远离黄元军,而是适时开导这个懒汉改过自新,还让他到自己的榨油坊帮忙,不是因为喜欢这懒汉,是善良让她不想这懒汉就此废掉。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趁人之危、落井下石呢。因此兰双应帮蒙昌龙是一点也不意外。也正是有格局,人品好,在是非面前拎得清,才受尊敬,成功摆脱农村没儿子的寡妇受欺负的常态,并高票当选第一党小组组长呢。
本文由清浅之说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