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才矗立在开山岛上的精神丰碑
2023/6/23 来源:不详王继才在江苏开山岛上眺望远方(资料图)
央广网江苏8月21日消息(沈为民达飞记者李建峰朱晓冲)听说守岛英雄王继才走了,记者赶赴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进行实地采访。采访过程中,记者多次被王继才的守岛故事感动得落泪。他那淳朴善良、诚实守信的品质,他那守岛如家、爱国奉献的精神,让记者的心灵在一次次感动中得到洗礼。
为了一句话守岛一辈子
来到灌云县当天,王仕花刚刚在连云港市做完王继才先进事迹报告会。王继才去世半个多月了,王仕花还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记者刚刚和她聊了两句,她就忍不住掉下眼泪。她说这几天,她天天都会做同样一个梦,梦见王继才向她招手:“王仕花,天不早了,起来升旗喽!”她从梦中醒来,一想到老王已经离去,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其实,这个梦也是他们的三十二年来的真实生活情景。
王仕花向记者回忆说。王继才刚刚去守岛时,怕王仕花不同意,并没有告诉她。后来,当她来到岛上,看到胡子拉茬、衣衫褴褛像个野人一样的丈夫时,满是心疼。她拉着丈夫就要下岛:“别人不守,咱也不守,你快跟我回家吧。”
但王继才却狠心地拒绝了王仕花:“正因为没人守,武装部领导才让我来的。我再不守,就没有人守了。我不能辜负了领导的信任。”
看到劝丈夫无果,妻子王仕花在再三思量下,辞去了小学教师工作,随丈夫一起过来守岛。从此,夫妻俩以孤岛为家,与海水为邻,和孤独做伴,开始了32年的默默坚守。
开山岛全貌。李建峰摄
关于守岛的重要性,很多人并不清楚。采访中,现任武装部政委刘军向我们介绍了开山岛的历史和守岛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后,开山岛曾有一个连的兵力驻守。年,部队撤防后,省军区决定设立哨所,派民兵长期驻守,看护岛上的灯塔,并保护岛上的原有营房不受破坏,保证一旦进入战时,能迅速引领官兵再次进驻。
“守岛的艰苦,如果不上岛亲身体验,很难想象的出来。”采访中,已经跟踪王继才采访了十多年的连云港市灌云县电视台记者徐云邦这样对我们说,“‘石多水土少,台风四季扰;飞鸟不做窝,渔民不上岛。’这句顺口溜是开山岛的真实写照。”
紧接着,他向记者讲述了这样几个感人的小故事。
有一次,他们夫妇俩冒着大风浪结伴去巡岛,沿着岛边走了没几步,王仕花回头一看,老伴不见了。她赶紧找,但是定睛一看,老王竟又被一波浪给冲回岛上来了。此后,为了安全,他们夫妇两个便拿着一条背包绳各自绑在身上去巡逻。
那年夏天,江苏电视台几个记者为了采访王继才,在岛上过夜体验生活。由于岛上那几间石头房子白天被太阳晒得极度闷热,刚进屋就汗流浃背,根本没法待人。室外倒是有点风,他们便把几个床抬到外面来睡,结果睡到半夜,又下起雨来,他们就移床回屋,屋里还是那么热,他们只能站在门口乘凉。这时身上有两种温度,前面的身子是凉的,后面的身子却是出汗的。
那年,岛上来了一个大学生过来体验生活,本想体验两天就走人。结果正好碰上了大风天,风足足刮了半个月。因为没有船敢出海接他下岛,那个大学生待到第七天的时候,整个人的精神快要崩溃了。后来,在王继才夫妇的耐心开导下,他才坚持到了接他船只的到来。后来,他逢人便说,在岛上也许只有王继才夫妇才能守住,换做其他人早就疯掉了。
前几年的一个“八一”建军节,以前的驻岛官兵重回开山岛举办战友聚会。当他们得知王继才夫妇已经守岛二十多年时,个个惊叹连声:“当年,我们在这个地方生活了两三年都觉得自己很不容易了,你们竟然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在岛上,当他们看到当年的营房和战备工事完好无损时,当他们看到岛上从没有一棵树现在老王夫妇已成功栽活了多棵时,个个伸出大拇指,赞叹连声。
王仕花介绍说,其实有一阶段,他们也曾一度想要离开开山岛。那是他们孩子要上小学时,他们想着已经为国家守岛五六年了,也是时候回家生活了。那天,王继才找到了派他上岛的武装部政委,准备辞职。但是没想到政委身患癌症即将辞世,还没等王继才开口,便拉起他的手说:“继才啊,你干得很好!我走了,你要把开山岛继续守好,我才能放心啊!”王继才想了很多遍已经到嘴边的话硬给生生咽了回去,回答道:“请您放心,我一定把开山岛守好,一直守到我守不动为止。”
为了这句承诺,王继才夫妇狠心将儿女丢在岸上。为了这句承诺,王继才一直坚守了整整32年,并用行动兑现了他的承诺,一直守岛守到了他再也守不动……
王仕花在岛上伫望。李建峰摄
为了一座岛苦了一家子
王继才为了守岛,全家人都几乎都在跟着他吃苦受累。
那年王仕花临产,海上却来了台风。想要离岛,却寻不来一艘船只,无奈之下,王继才拿着岛上的手摇步话机联系镇上武装部长,在部长夫人的电话指导下,自己仓促地当起了妇产医生,亲手剪断了儿子的脐带。他抱着儿子痛哭失声:“老天有眼啊,保佑他们母子俩平安!”
在岛上生活,最怕的是断炊断柴。那次,连续十多天刮风下雨,储存的粮食全都吃完了,不巧的是住的房间也从窗户里漏进了雨水。屋里的积水达10公分,炉火熄了,连唯一的两盒火柴也落进了水中。以前,他们也曾断过炊,但可以从江边捡牡蛎煮着吃。这次连火都没有了,只好捡了牡蛎生吃。五六岁的儿子王志国连着生吃了好几天牡蛎,实在吃不下去了,就哭着喊着躺地打滚闹情绪,要吃大米饭,风停了,雨停了,给养送来了,当孩子狼吞虎咽吃上了热乎乎的米饭时,夫妻俩都泪流满面。他们清楚:正是因他们守岛才让自己孩子受了别人孩子没有受的苦累。
王志国告诉记者,这样断炊的生活他们经常会遇到。记者疑惑地问:“为什么不多备些粮食,非要等到断炊呢。”王志国的眼圈一下子红了起来,他叹声气:“那时候穷啊,哪有闲钱来多储备粮食?”
王志国告诉记者,初上岛的那几年,他们的日子过得很紧张。为了省吃俭用,他们在岛上养了几只鸡。鸡下了蛋舍不得吃,一般都是运回岸上换成粮食再带回来。
王志国在开山岛。李建峰摄
为了家庭,王继才的大女儿过早地挑起了家庭重担,小学毕业便辍学在家照顾弟弟妹妹,并在岸上为他们夫妇保障给养。由于亏欠女儿太多,王继才曾经答应女儿结婚时一定要亲自把她送出门。可是当女儿结婚嫁人的那一天,却始终没有盼来父亲的身影,泪水几次冲掉脸上的妆。其实王继才未尝不想回家陪女儿结婚,但岛上不能没人。那天在岛上,王继才心痛如刀绞,一口口喝下闷酒自言自语:“女儿,老爹对不住你啊!”婚后,为了能够继续为王继才往岛上保障给养,王继才的女婿便离开老家,跟着他大女儿专门定居在燕尾港。
王继才的儿子王志国在岛上生活了六年以后,被送下岛去上小学,但是由于长期生活在岛上,他的性格变得非常孤僻,见了生人就躲。更让王志国伤心的是,没有了父母的陪伴,自己仿佛被抛弃的孤儿一样,对父母充满了恨意。一次,小学放学后,天正下着大雨。看看同学一个个被父母接走,才七八岁的王志国却始终没等到来接自己的家人。天慢慢变黑,他越来越害怕,头顶着书包往家里跑去,一边跑一边哭。
王继才何尝不知儿女的苦。但是为了国家,他只能坚守在岛上。他平时最喜欢从收音机上听时政新闻,每每听到海防形势有微妙变化时,他都会自觉与妻子提高警惕,自觉加强巡逻。
那年,有个不法分子,看中了开山岛的地理优势,想在这里办色情场所。王继才知道后准备向上级汇报,却遭到了不法分子的恐吓:“如果你敢汇报,你岸上的儿子就别想活了。”王继才没有被吓住,他坚信邪恶战胜不了正义,坚持向上级汇报,结果惨遭暴打一顿,但不法分子最终被绳之于法,他的儿子也安然无恙。
王仕花在岛上与两个小狗在一起。李建峰摄
为了一个梦化身海之子
王继才的守岛生活,在最初的10多年是默默无闻,没有多少人知道的。后来经媒体报道后,才引起了外界的